2)第四十三章 游子思乡_农妇山泉有点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远,随便从周围那个门子牵线过来那距离都超过一千五百米,四百八十块的初装费实在是不划算,就连电话线的那个钱都不止这个数。

  一卷线一百米,一米按照市价四毛来算,一百米就是四十,一千五百米就是六百块,更何况还不止一千五百米呢!尽管说邮老大财大气粗不在乎这几个小钱,可谁会吃饱了撑着给你做这亏本买卖?说不得杨伟就一遍一遍地跑邮局,功夫不负有心人,几趟下来终于松口了。装还是可以装的,普及农村电话网络嘛!价钱也少了八十,电话机免费,不过这从杨家湾牵过去的电话线必须由杨伟自己掏钱。

  自己出就自己出吧,反正总是要割上一刀肉的,再说了,早早地装上一个,打电话也就再不用跑老远去他爸那里,这些学生平时和家里联系,和学校联系不也方便多了。

  邮局的人一过来,杨伟就将塞在床底下的电话线全拖了出来,找个蛇皮袋装着扔到他那辆破车上,再从门后寻了一把铁锹扛在肩上,推着车子就跟着两人去牵线了。

  邮局的两个人骑着摩托车顺着架好的电线杆跑了一阵,把个跟在后面骑自行车的杨老板差点没给赶得累死。到最后找了一个看起来直线距离和农场小屋最近的一个门子,便开始放线。

  那两个人放线,杨伟也没闲着,他要顺着这条线隔个四五十米远就挖上一个坑,然后又跑到农场里把那盖房子的时候没用完的木头檩子扛过来。待邮局的那两人将线在檩子上洗得那一头缠好,便三人合力把这玩意栽到坑里,填上土用脚踩紧,左右摇晃见没什么大的问题了,再进行下一项。

  如此反复,等到几十根用来充当电线杆的木头檩子栽完,电话线也牵到屋里装好,天就快黑了,三人也都是累的不轻,喘气声比狗都大,只恨不得把个舌头伸出来喘上几口气才好。试过电话,效果倒是不错,里面也没什么杂音,邮局的两人接下杨伟塞过来的两包烟,骑上摩托便走。倒不是不想留下来吃饭,只是身上脸上全是泥,哪好意思还留在这里混饭吃?

  杨伟洗过澡,到他爸家里时,天光早就黯淡了下来,学生们一个个都早就吃好了。三两口胡乱扒下肚里,杨伟便带着这些眼睛都冒着绿光的家伙们又回了农场。白天说好了的,晚上都过去给家里打电话。倒并不是说杨宝山哪里就不能打了,只不过大家都是年轻人,觉得老是这么过去白打煲电话粥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好了,杨老板自己装了一个,那样的免费电话不打白不打,反正到了月底出钱的不是自己。打自己的电话,让杨伟同志心疼去吧!一众人排队给家里打电话说说自己的情况,话筒拿在手里便不肯再松开。出门在外,这还是第一回那么长时间没和家里联系过,虽说在这边千好万好,可终究还是没有家里好。一圈下来,大家的眼泪都是哗哗的,说话声也没了先前响亮,游子思乡啊!

  年轻人心性活泼,打完电话,看着自己的伙伴都和赵静一般模样,鼻涕眼泪一大把的,禁不住又相互取笑起对方来,却不知自己和他们的表情并无二样。笑闹声很快就冲淡了伤感,冲淡了沉闷,一群年轻人便在打打闹闹中回了宿舍。

  嗯嗯……我要的不是寂寞,而是收藏和票票!又觉得字数少了点的朋友,可以先收藏,等养肥了再杀……

  (天津)

  农妇山泉有点田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