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 播传神道,冯道长再起征程_把自己捧上神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沐天英乃是一位剑修。

  其人也如剑一般,锋芒毕露,同时直来直去没什么心计。

  因为修士之中,剑修最善攻伐,再加上“奉神派”修士原本就威压同等修为的其他人,故沐天英自修行有成以来,皆是站在同辈身前之人。久而久之,自然养出一股青年人的傲气。

  由此,可知此次仙佛弃世,于他影响何等巨大!

  他这柄锋芒毕露的剑,险些都因此折断,璇玑道长一年来始终将其带在左右,想来也有宽慰之意。然而短短一年,虽让沐天英不似最初的沮丧,可仍自有些难以释怀。

  冯煜起初对此并不能准确理解,直到最近与师兄有过深谈,再加之到崂山来,见得多了,逐渐领会了“奉神修士”与仙神的关系。简而言之,二者实属互惠互利,修士借用仙神之力修仙求道,平日中供奉、礼敬乃至遵从教义,已是偿还了神力借用之代价。

  故此,仙神莫名地消失无踪,将修士辛苦攒下的“家业”弃置不理,哪怕修士还能收拾残局、鼓起余勇卷土再来,仍然无法轻易释怀。因为在规则之中,他们付出过代价、勤勉修行方才能够自如运用的些微神力,是要一直到登仙飞升,它才会完成使命回归。

  如今半途弃置,前所未有,也难怪天下修士惶惶不安。因为此事深思是会引发深层恐惧的——若上界仙佛尚且会莫名消失,他们这些餐风饮露、勤修不辍,终其一生追求的长生久视,又有何意义呢?

  此念一动,怕是会引得道心崩塌。

  故而似沐天英这般,一时无法释怀转为“修真”之道,并非心性不够坚毅,而是隐约的道途迷惘,引得他们道心崩乱。此为劫难,璇玑道长深知此事,故将衣钵弟子带在身边,时时劝勉,亦有警惕照料之意。

  如今力量归复,沐天英只觉胸中郁郁之气尽去,情不自禁地驱剑演练了一遍剑诀,尽舒胸臆。此也并非其人如此执着于力量,同样有“前路未绝,只是崎岖”的领悟,故而道心渐稳。

  璇玑能觉察到这一点,更能觉察到沐天英自得而复失之中隐有领悟的变化,不由心怀大慰,笑意盎然地看着弟子演练剑诀。有了那般发乎内心的力量,哪怕眼下马上再遭遇一次仙佛弃世的剧变,其人也不会再似之前的惶恐。

  泓明亦饶有兴致地旁观。

  “神霄派”三宗,北苍山、崂山、明月山,传承各有倾向,也有异同。譬如三宗皆有“神霄派”最负盛名的“神霄雷法”、“五雷法”,同样三宗各自差异也颇为明显。

  似沐天英这般剑诀,明月山就截然不同。

  比起纯粹而一往无前的剑修,明月山的剑诀,则更加倾向于“驭剑”,乃是“驱物”之中的一种,剑法技巧并不擅长。此也是为何傅煦、傅辰两个没有自小便习练剑法,聪慧机敏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