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第 250 章_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抵抗便越顽强,而且地方越来越小,到最后难免要与柔然、高车等国派出的军队碰面。这件事要早些准备,你曾周游列国,国内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应该怎么跟这些国家打交道。”

  萧渊笑道:“陛下要臣渡江北上?”他方才与穆明珠叙旧讲故事的时候,用的是你我之称,如今讲到家国政务,便换成了君臣的称呼。

  他有亲和力却并不逾矩。

  穆明珠看着他,道:“不过你刚万里迢迢赶回来……”他出外这几年,其实是在危险的境地中,虽然他在故事里只是轻描淡写一提,但经历的时候未必不是提心吊胆的许多个夜晚。

  萧渊却是笑道:“这算什么?臣正有意北上呢。毕竟周边这么些国家都去过了,臣却还从未到过中原的黄河以北。”

  因为以前这是梁国的腹地,萧渊再怎么能跑,再怎么爱自由,也不会跑到梁国腹地、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穆明珠拍拍他的肩膀,道:“有你过去,朕便安心了。”

  周国对梁国的战争,乃是为了收复失地,也是杀死枕边的敌人,否则年年都要防备梁国南下,会空虚国库、危害民生。

  但是在对梁国战争的后期,要尽量避免与高车、柔然等国家起不必要的摩擦。

  这需要执政者极大的克制,否则很容易被对梁国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天纵奇才、乃万世不出的明君,然后穷兵黩武,又对起摩擦的这些国家发动战争。

  如此一来,能不能打得赢这些战争暂且不论,却已经越过了穆明珠身为皇帝应该遵守的界限。

  因为她虽然是皇帝,但应该代表的却是民意。

  民意要的是收复失地、以一时战争的痛苦换了长久的安稳,但是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绝不会想要四面出击,将烈日底下耕种换来的粮食、将含辛茹苦三十载培养出来的孩子,耗费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只为了满足皇帝或朝中几个大人物的“雄心”,成为他们丰功伟绩之下看不见的尸骨。

  这个界线,穆明珠清晰地看到在哪里,并且会谨慎而敬畏,绝不逾越。

  萧渊望着皇帝的侧脸,心中有些感慨,能在战争还未结束之前,便考虑到要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新战争,这不仅需要卓越的远见,更需要一颗仁慈悲悯的心。

  车队在司州的边缘停下来,人马都需要修整,皇帝将在临时修筑的行宫歇息一夜,明日一早出发,傍晚时分便可以赶到洛阳。

  说是行宫,其实不过因为战乱被主人抛弃的一座大院子,原本只还有几个仆人守着,后来周国兵马一来,也都逃蹿了。

  周国决定迁都之后,先行赶来的官员便征用了院落,作为皇帝路上暂歇的行宫。

  穆明珠下了马车,见秦氏兄弟在不远处守着,便招手示意两人上前来。

  秦烈与秦燕解刀上前,躬身行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