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二章 改夏为元_雄起中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紧随自己的脚步,一一焚香,以表缅怀之心。虽然神情庄重,但心里有多少敬重,却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李承绩亦有所感,出声道:“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念到此处,李承绩让当值的枢密使记下:“往后大元恢复清明节祭祀大礼。时日无需和宋国相似,就定在今日吧。每年礼部都需着人主持祭祀大典,祭祀使必须由皇族担任。”。

  李承绩说完这些,枢密使已经记下了。连着刚刚李承绩念的那首诗,都一起记了下来。

  到得午后,李承绩才带着察言启程回宫。在马车上,察言似是想好了腹稿,出声道:“圣上。百日里你问我改夏为元之事,臣妾有答案了。”。

  改夏为元,也就是取消夏国的国祚,直接并入大元。原本夏国的存在,是在蒙古、金国之间,刻意制造出的缓冲地带。现在随着蒙古高层大损,国祚不稳。面对大元,威胁也就大降。

  至于金国,经过蒙古的大举进犯,衰弱之象已经不足以引起大元的警惕。因而夏国的存在,便显得可有可无了。

  并且夏国经历了年前的乱子,皇室凋零,国力损耗严重。现在还保持国祚,只不过是大元的扶持。否则的话,绝对会自然崩解。

  毕竟夏国的民乱可是持续不断。各地的军司因高层的损耗,而开始听调不听宣起来。隐隐的,有据地割据之势。

  且随着夏国调兵紧随大元北上,夏国腹地完全乱成了一锅粥。除了中兴府因大灾而人口锐减,现在还被夏国掌控外。其他的州县,或落入大元之手,或被乱民霸占,更或者被地主豪强或是军镇掌控着。

  整个夏国,已呈四分五裂之势。

  正因此,夏国的存在已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李承绩一直都想听听察言的想法,他知道,自己的这位淑妃不是只知争宠的草包。心里,可精着呢。

  “臣妾以为,夏国国祚当留。”,察言说这话时,心里紧张到了极点。

  李承绩闻言,只肃然的盯着察言道:“真心话?”,

  察言点了点头,解释道:“夏国虽是臣妾母国,但臣妾已然嫁给圣上为妇,保留夏国国祚,自为大元之大益考虑。”。

  感觉到注视自己的目光并没有松懈稍许,察言强忍着心里的紧张,深深地吸了口气道:“夏国享国一百五十余载,其存在之意,便是三国鼎立。百年之前,北有大辽,南有大宋。后来大辽倾覆,宋国南下。然夏国以莞尔小国,却享国至今。现今金宋并立,却都国力衰微。漠北蒙古,已有一统天下之象。最先遭难者,却是夏国。

  若不是大元东来,夏国早已沦为蒙古奴仆。

  且臣妾听闻,凉王虽领兵进入金国腹地,却是只收其民而弃其地。敢问圣上,大元如今可有一统中原之心?”。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