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4章 定罪_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一个人在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身体的生理需求做对抗的过程。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无一不是毅力非凡之辈,但是能拥有这份毅力的人,一万人之中也不一定挑的出来一个。

  甚至是赵彻自己都不敢保证万一染上药瘾,是不是真的能戒除掉。

  这东西如此危险,赵彻又怎么有信心,能让蓟县县令他们如此轻松的过去呢?

  “先把县令松绑吧!”

  赵彻摆摆手,身旁的锦衣卫连忙搬来椅子,帮蓟县县令解绑,顺手将他的下颚也安了上去。

  赵彻摆摆手使了个眼色,锦衣卫会意,当即退了出去。

  现在县衙已经被锦衣卫和城卫军全面接管了,尤其是县衙大堂这里,内外守卫的都是锦衣卫,因此赵彻倒也不担心会泄密。

  “侯爷!”

  蓟县县令看着锦衣卫出去,顿时一脸怒意,正打算出言质问赵彻为何无缘无故要打伤自己还把他关起来。

  然而,没等他的话说出口,赵彻便摆手制止了他。

  “蓟县县令,你可知罪?”

  听到这话,蓟县县令顿时心中怒意更甚,也顾不得赵彻的身份,直接拍案而起说道。

  “冠军侯,下臣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论身份自然是没您那么尊贵,但本官好歹也是朝廷命官,您无故让人打伤本官,甚至还将本官绑了起来!”

  “若是本官哪里得罪了您,您大可直接让检查司将本官抓去审判定罪,但您什么话也不说,却将本官打伤,如今还要质问本官何罪之有?”

  “若您非要杀了本官的话,本官自是一句话也不敢说,但本官便是拼了这颗脑袋也要,也要问出个所以来!”

  ……

  先秦时期,文人大多都是刚烈的,没有那么多的酸秀才。

  孔夫子交代出来的真正的儒门弟子,那个个可都是刚强不屈之辈,为了心中的理想,可以随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后世的文人名声之所以差,主要还是因为政治斗争,皇权对他们的刻意打压与引导。

  导致后世的文人,总以为读过四书五经,便算是成才了。

  尤其是到了王朝时代的末年,先后经历了两次外族入侵之后的华夏,文人早已被带偏了。

  而先秦时期,像是蓟县县令这样的文人多的是,尤其是大秦第一喷子,基本上被所有人都不待见的淳于越。

  虽然这老小子也不是个啥好东西,把扶苏直接给带偏了,但这个锅还真不能扣到人家儒家的头上去。

  要怪只能怪淳于越的修行还不到位,就像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所有的认知还停留在书中,并不能跳出历史的禁锢。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若是人人都能有这般长远的眼光的话,那么这五千年的文明,也就不会只有一位秦始皇了。

  后人总是喜欢用自己浅薄无知的一点历史知识和底蕴,去肆意批判评价古人,这件事说起来本来就像个笑话。

  而蓟县县令的一番话,更是很准确的将先秦士子的骨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赵彻听完之后,也笑了起来。

  “县令坐吧!”

  赵彻这次的语气一下子和善起来,反而把蓟县县令给整不会了。

  抱着爱咋咋地,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的心理,蓟县县令重新坐了回去。

  “县令大人,你身上的伤痕,与本候和锦衣卫并无任何关系,都是你自己弄的,而本候将你五花大绑关起来,也是为了保护你不受伤害!”

  蓟县县令坐下来之后,赵彻便坦言道。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