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9章 徐文的土味情话_我是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哥,你把帽子稍稍往上挪一些,我需要在你耳后施针。”

  “医生,我不想动,你随便操作吧,不过你动作别太大,我怕帽子掉了,我这一头糟糕的皮癖,吓到其他人。”银屑病患者说了句。

  徐文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温和说道:“你放心,我动作有分寸,针灸治你的这个病,可以帮你断根,配合我那个方子,喝上一个月中药,大概率痊愈,而且以后不会复发。”

  银屑病患者点点头道:“行,我信你,你刚才一眼就瞧出我的病,病情分析很有道理,治疗方案也非常明确,写的方子我也觉得靠谱,你应该是个中医高手,我不奢求痊愈,只要能帮我缓解就好了。”

  “信我没错。”徐文笑了一下,取了酒精开始给银针消毒。

  这时,银屑病患者又问了一句:“医生,我还有个问题,耳朵处针灸,会不会很疼?我皮肤很敏感,特别怕疼,而且我还有点晕血。”

  徐文淡声说道:“会有点疼,针灸的时候,要从耳朵附近的静脉放些血,我会使用柔劲施针,把疼痛感降到最低,你稍微忍耐一下,刚开始有点疼,后面就不疼了,晕血的话,你记得闭上眼。”

  “好,您尽量轻点。”银屑病患者咬咬牙,把眼睛闭上了,为了治病,无论如何都要忍一忍。

  徐文抬手将他的帽子往上推了推,就这么个轻轻的动作,患者头皮上的皮屑就像刮开的鱼鳞似的簌簌落下。

  这一幕,原本围在徐文身旁的几个有密集恐惧症的患者不约而同的侧过脸,不敢去看。

  徐文目光灼灼,心无旁骛,丝毫不受这头皮屑和周围患者的影响,银针嗤的一下扎出,一针落下,指尖用柔劲轻轻捏住针尖,使针不动不晃,再落第二针,同样捏住针尖,在耳垂处过一下,登时有血溢出。

  三分钟后。

  银屑病患者感觉耳朵痒痒的,好像徐文在帮他掏耳朵似的,于是下意识问了句:“医生,针灸开始了吗?”

  “已经结束了,你去角落休息一下。”

  “这么快的吗?不是说要针灸加放血,会有点疼的吗?我怎么一点都没感觉到。”

  银屑病患者有些诧异,刚才他只感觉耳朵有点发热,却没什么明显的额不适感,当徐文离开后,他扭头看了眼身后的地板,已经有位搞卫生的大妈拎着拖把在拖地了,看到地上已经模糊的血迹,他感觉有点晕,不过还好,问题不大,起身走向角落。

  “这位年轻中医,好像真的很厉害。”

  银屑病患者走到角落之后,目光默默地注视着不远处的徐文。

  “经过他刚才的耳后针灸和放血之后,感觉缠着我头皮和四肢七年之久的皮肤瘙痒,竟然明显减轻了,这应该不是心理作用,是真的有疗效。”

  徐文治病,只需一套银针,配合他那双巧手,就能治疗大多数患者身上所患疾病。

  而且徐文现场治病的速度,与他刚才接诊的速度相差无几,除了第一例银屑病患者的治疗用了近五分钟外,治疗非疑难杂症患者,几乎都只用2-3分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医和中药,起效慢,治疗时间长,相比一用就见效的西医西药,已经不适应这快节奏时代的需求。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老祖宗历经几千年摸索传下来的救命之法,怎么可能输给只发展了几百年的西医西药?

  传统的地道中药,讲究药到病除,治病除根,好的中药,起效快,治疗时间也不长,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标本兼治。

  而真正掌握中医精髓的医者,起手治疗疾病的时候,针对病灶入手,既快且准,百病用百法,一套银针,就有几十上百种不同的手法用来治疗不同的疾病,此外,中医施针的角度,力度,以及他所使用银针的材质,长短,粗细等等,都是有门道,有讲究的,绝不是像西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不适就在哪里动刀子,人体成了机器,医生成了维修工人。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