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老营堡_484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沟壑,丘陵起伏。满目所见,绿意少,黄意多,不时会有一阵风过来,卷起一片的黄土风沙。

  天气干冷,所经路旁,乡民们,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臃肿的棉袄,头发发髻蓬乱,面黄肌瘦,见大军经过,只是依在门窗外畏惧地看着这行人。

  看着这种典型的黄土高坡地情形,还有一个面有菜色,但却是眼睛明亮的少女,依在一颗树旁,偷偷地看着铁骑滚滚的众人,黄来福颇为感慨。千百年来,这块黄土地上地人们,就是顽强地在这儿生存。

  他骑在马上,心有所感,突然对天吼唱道:“对面山上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那就是的那个要命的二啦妹妹……东山上的那个点灯呀,西山上的那个明,一马马的那个平川呀,了不见圪人。=妹妹站在那圪梁梁上,哥哥站在那圪沟。想起我的那个亲亲呀,泪满流……”

  “好,好啊,大人唱得好啊。”

  “如闻仙乐啊。”

  “真有风味啊。”

  “比唱大戏还好听啊。”

  队列中的众兵纷纷伸出大拇指道。

  “黄大人真是一个好嗓子啊。”

  马久英公公努力地坐在一匹马上,也是对黄来福道。他作为黄来福地监军,黄来福到老营堡去察看,他自然也要跟去。

  黄来福吼了一声嗓子后,感觉全身舒服,他道:“公公过奖了。”

  这时,前方黄尘滚滚,一匹探马从前路奔来,到黄来福面前,他在马上向黄来福抱拳禀报道:“禀报将军,再行进五里,就到老营堡了。”

  黄来福道:“好啊,传令下去,让儿郎们拿出精神,让老营堡地官兵看看我们五寨堡将士的精神。”

  老营堡是山西镇地重要关堡,位于偏关城东40公里,关河北岸。城堡于正统末年建设,弘治十五年展修,万历六年砖包。有东、西,南三门,东墙宽约400米,西墙宽约500米,北墙长约900米,南墙长约950米,周长约5里余。

  由于老营堡设在极边之地,东与大同镇接壤,往北不远,就是蒙古人的部落,地势重要。因此从嘉靖四十四年起,该地就添设副总兵一员,内领奇兵一营,官军三千余员,马骡二千多匹,止管边墙沿长六十四里零二百六十四步,边墩砖楼一十五座,火路墩一十八座。

  原来老营堡有副总兵一人,不过在去年冬的蒙古人入寇中,老营堡副总兵闭关不敢战,所以被愤怒的万历帝免去了官职,贬往陕西了。

  没了军职,就没有活命的钱粮,立时,他手下原来的数百亲兵家丁们,一部分跟从,一部分作鸟兽散,一部分留在老营堡,忐忑不安地等着新主人黄来福,希望能收纳。眼下堡内数千官兵,只有原来一个老营堡守备暂时统领。

  此时在堡的南门外原野上,天气颇有寒意,一阵风刮来,卷起一阵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