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第129章_我绑定了旅行打卡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思琪原本以为关于后母戊鼎的讲解已经结束,没想到讲解员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它出土的传奇故事。

  “后母戊鼎被掘出土的时候是1939年,那时候正值抗战时期,是由吴家村的一名村民吴培文从地底挖掘出来的。这只大鼎被掘的时候其实只有一只耳朵。”

  大家一听,又纷纷围了过来,如今展出的时候明明两只耳朵都齐全的,都很好奇后来发生什么。

  “这位吴喜增带着自己的兄弟把这只大鼎从地里挖出来,放在了自家院子里。可是很快就走漏风声,日军带着队伍进村,幸亏吴家兄弟把鼎埋在自家院子里,才让日本人没有得逞。后来日本人又来过几次,均没有找到这只鼎。”

  故事讲到这里,所有人的拳头都捏紧了,被日本人盯上的国宝,要怎么保存的下来,而且还是这么大一只鼎!

  “期间有人想要出20万大洋买下这只鼎,但是需要将鼎分割成小块才能便于运输,村民们尝试过,最终只能卸下后母戊鼎的仅存的一只耳朵。大家觉得这是国宝,不应该进行损坏,所以又重新将鼎埋起来。可是日军又来过几次,吴培文想尽办法跟日军周旋,最后还自己出资买了个青铜鼎的赝品,这才终于骗过日军。日本人抬走赝品,放过吴培文,国宝这才逃过一劫。解放之后,吴培文将这只鼎重新从地里挖出来,献给国家。”

  “天啊,好险!”

  “这个吴老先生太厉害了,还能想到买赝品骗过日军的方法。”

  “哇,这要是被日本人抢去,估计现在就在日本的某个博物馆里或者某个私人藏家手里,根本看不到了!”

  “该死的日本鬼子!”

  “吴老先生也是冒很大风险的,要是日本人现了,恼羞成怒肯定杀他泄愤!”

  “那这鼎上的两只耳朵是什么时候装回去的?”

  大家议论纷纷。

  “这是八十年代,专家对鼎进行修复,重新铸了一只耳朵,将缺失的两只耳朵都装上去,所以这才有大家看到的完整的后母戊鼎。”

  听完这个故事,唐思琪感慨万千,如果没有民间各方人士的保护,这些文物在战乱年间还不知道要流失多少。

  每一件文物保存到今天都是极其不易的。

  大家刚刚看完后母戊鼎,还沉浸在国之重器带来的震撼当中,紧接着马上又是另一件国宝:四羊方尊。

  这件国宝依旧是大家熟悉到不行的,就算不知道它的来历和历史价值,一看那羊头上卷卷的角便知道是它,这同样是被编入中小学教材的国宝。而且在评选中国十大国宝时,四羊方尊排名第三。

  据说四羊方尊同样拥有极其传奇的故事,在战乱时期几经辗转,经历长沙大火,还在转运过程中遇到了日军轰炸,被炸成碎片,而建国初期对四羊方尊进行修复的时候现无论如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