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咱势必要为大明报仇雪恨!_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可奈何。

  一腔怒气无所发泄,朱元璋脸色憋得通红。

  朱标突然灵光一闪,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如今李进在上沪县练兵已经半年。”

  “咱们可以让他出兵,为咱们大明剿灭倭寇,替大明冤死的百姓报仇雪恨!”

  朱元璋眼睛一亮,不过随后却摇头叹息,说道:

  “上沪县水军练习不过半年,时间还是太短了。”

  “要知道不论是咱们的京营,还是原先的义乌兵,这些人全都是旱鸭子。”

  “想要让一些不识水性的士兵,训练成精锐的水军,这个时间没有一年,绝不成行。”

  朱标脸色也黯淡下来,毕竟上次他曾经去看过李进水军基地的训练情况。

  那个时候,绝大部分的士兵,都还在训练水性上面。

  这才过去不到三个月,即便再怎么训练,这些人想要成为精锐的水军,想必还需要一段时间。

  水军是最应该谨慎的兵种,毕竟在茫茫大海之上,一旦有什么差错,那真的是插翅难逃。

  前后左右没有任何陆地,只有无尽的海面,想逃都没地方逃。

  而倭寇作为常年纵横海上的盗匪,自然熟知水性。

  如果贸然让李进出兵,那么很可能会让李进这半年来的心血,功亏一篑。

  到时候如果真的是大败亏输,那在大海上,除了战死,就只剩下投降。

  这不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

  李进现在作为大明唯一的一支海军,朱元璋想要剿灭倭寇的希望,全都系于李进一身,他不想如此冒险。

  朱标想到奏折上的惨状,面色难看的问道:

  “那如今又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沉吟片刻,叹息一声,说道:

  “为今之计,只有让百姓继续内迁。”

  “为避免更大的伤亡,只能让百姓内迁至内地五十里处,如此才有可能阻挡住倭寇的侵扰。”

  “如果如此距离倭寇还敢前来,那咱们就可以派遣大军,截住他们后路,让他们有来无回。”

  朱标点头,觉得自己父皇说的对,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不过就是苦了百姓,大明沿海的百姓何止十万户,这几十万人集体内迁,肯定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至少原先辛辛苦苦开垦的良田,就会化为泡影。

  就在朱元璋二人还在探讨如何解决倭寇问题时,突然福建泉州,江南杭州纷纷传来紧急军情。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面面相觑,知道这一次事情可能比自己料想的还要严重百倍。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