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 镇蛮号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按照原本800吨计划来搞的话,那么船厂的几位穿越众还是有信心将有光级拉皮,照葫芦画瓢,自行搞定新舰。

  但是一夜间将新舰放大到1200吨,火炮改成24磅后,船厂那几位就缩了卵。要知道任何机械一旦放大到某种程度,那么必定会冒出各种问题,这就不是几个非专业设计员能搞定的了。

  最后还是按照老办法,海军将新舰的各项参数要求交给了曹皇帝,然后由皇帝回后世找设计公司,先设计,再用大型电脑模拟海况找问题,最后出图。

  所以海军最终得到的,就是一个硬盘。

  按照硬盘里那成T的图纸开工后,海军整整等了八个多月,这艘计划中要被命名为“镇蛮号”的验证舰才得以开始了海试。

  而这个时间点,已经是曹将军从广东返回,准备勤王事宜的节骨眼上了,所以镇蛮号的海试计划安排得很紧凑,最终险险赶上了这次来上海港的任务。

  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维持帝国霸权的核心武力,镇蛮号在首次正式出航之前,得到了一个简短的命名仪式。帝国皇帝曹川当时莅临了镇蛮号,并在船头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而镇蛮号也没有令穿越众失望。无论它威武的外观,还是强大的战斗力,这艘战舰都符合了大众的“社会期待值”,成为了新一代的镇国利器。

  由于十七世纪无需考虑低能见度,隐身反雷达这些问题,所以这个时代无论是陆地军官还是海上战舰,外观都是极其张扬,以备在混乱的战场上被自己人看到。

  镇蛮号也不能免俗:蓝金两色的船体涂装,再配上洁白的三桅风帆,不但令整艘船的颜值爆表,而且辨识度极高,只要看过一眼,就没人能忘记这样一艘修长漂亮的战舰。

  说到修长,来自后世的设计,自然不会将穿越众的战舰设计成十七世纪那种低长宽比的粗短外型。

  事实上包括小型护卫舰在内,穿越众的战舰一惯都是走大长宽比的路子——优秀的设计和先进的船体结构,保证了船体的横摇被控制在许可范围之内。

  整艘镇蛮号标准排水量为1200吨,满载排水量为1680吨。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同期英国佬的海上君王号战列舰。

  虽说君王号船重1683吨,看上去比镇蛮号还重一点,但是由于自重的关系,事实上君王号的有效容积差镇蛮号很多。

  要知道木材的承重能力和屈服度远不如钢铁,一艘看似“薄皮大馅”的钢铁战舰,无论是在坚固程度,还是载货体积上,都远高于貌似厚实的木船。

  像君王号这种风帆战列舰,双层船壳的总厚度通常都在40——46厘米左右。这个数据再加上船肋,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半米的厚度。

  如此厚重的木质外壳,再加上船身其他部位全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