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吊唁 相父回京了_相父在上,朕错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萧归的手笔。

  唐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温无玦却心知肚明。

  他没跟他说要启程回京,趁着他出征就走,狗皇帝这是跟他赌气呢。

  想到他临出征前的那句话,温无玦心里一堵,没好气道:“不用管他。”

  到了汴京时,凛冬而过,初春冒头,城外山色有了些许绿意,官道上行人也多了。

  文武朝臣已经列队在城门口等待,及至车马停妥,温无玦从马车上下来,众人皆垂手作揖。

  “拜见丞相。”

  朝臣们个个深色朝服,衣冠楚楚,反观温无玦,狐裘陈旧,依然是去时的那一身衣冠。

  路上风尘仆仆,即使面容如玉,也是蒙尘明珠,失了亮色。

  但没人敢看轻他。

  温无玦缓步上前,淡淡开口,“免礼罢。”

  他落音刚落,尚且来不及进城,便有一个年轻官员突然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请丞相主持公道。”

  温无玦顿住脚步,认出这个人是太学的祭酒刘宣。

  “刘大人有要事?”

  刘宣面容悲愤,语气中掩不住怒意,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癫狂。

  “丞相出征在外,有所不知。近来京中发了许多大事,骇人耳目。先是薛家小儿当众打了民女,却逍遥法外。随后太学生将这件事告到了御史台,素称朝中清流的御史台却无人出面处理,直到郭璇之听说了这件事,将薛家小儿锁拿入狱,判处死刑。谁知,薛家小儿刚死没几天,郭大人就被人害死了!”

  温无玦抬手按在他肩上,安抚道:“此事我已知晓,内中详情还需调查。郭大人如今可入土为安了?”

  “郭家大公子悲痛不已,不肯让老父入土,仍然停灵家中,说要为郭大人讨回公道!”

  刘宣忽然转头面向薛思忠,满脸厉色,言语却是对着温无玦说的,“丞相,满朝文武,无人敢出面料理此事,都是因为惧怕薛家的缘故,而卑职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学祭酒,更无权处理。如今只有丞相能为郭大人讨回公道了!”

  他三句不离讨回公道,言辞更是直击薛家,无疑已经是撕破了脸皮了。

  薛思忠贯来是只笑面虎,这个时候也忍不住了。

  “丞相,小儿打死民女一事,已经以命偿命了,作为父亲的,无话可说。只是刘大人话里话外都暗指是下官害死郭大人,无凭无据的,下官要追究他污蔑朝臣之罪。”

  刘宣顿时冷笑,“无凭无据?‘风闻奏事’几时需要证据了?还是薛大人心虚了,都不让别人说了?”

  薛思忠道:“‘风闻奏事’,那是御史台的权力,刘大人一个小小祭酒,终日不好好治理太学,却搬弄是非,**,莫非官都不想做了?”

  “风闻奏事”是先帝定下的一项国策,单独授给御史台清流的权力,御史台的官员具有**官员的职责,为了更好地监督朝臣,故而先帝准许他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