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626章 一个部管部_公子威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玉林给诸公讲:正因为这个新成立的部要安置大量的军人,他才考虑让李大奎来做这个尚书。而且,今后这个部主要承担国家修造中攻坚克难的大项目,没有一股子军人的气魄和韧性是很难做好的。

  赵飞燕见华岳、余街脸上还有疑虑,便说路部等于从工部和水部剥离出来独立办差,严格的说还是一个部属部,诸公也要先考核这个部的办事效率,就让大奎将军以副使之职主事,两年后咱们再考核任命如何?

  众人这才面带微笑的通过。

  赵玉林发现自己犯错误啦,思路还不能跳的太快,尤其是在用人上还要和诸公多做沟通,不能想当然的拍脑袋呐。

  他耐着性子解释:今后各部做具体事务的差事都应该剥离出来单独设置,比如工部,应该是行驶管理、监督全国各项工事的职责,水部也是在管理、监督全国涉水的部,是制定各项要求,标准的部。

  咱们不能左手拿尺子去衡量右手做好的物事是否合格达标嘛。

  真要都是这样,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啦。

  众人立马笑了。

  华岳当即赞同变革,笑哈哈的说:都说自己的好,还有谁去监督呢?

  诸公又是一阵颔首,端起茶碗吃茶啦。

  接下来,礼部提议在全国大兴教育却是得到诸公的响应。一个是礼部提议在全国的县和县级镇上像州学一样由朝廷拨款设置学堂,普及启蒙教育。

  另外的原因是国主赵飞燕亲自下场解释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全国还有大量不识字的文盲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加强教育尤为必要。

  赵玉林见诸公讨论的很热烈,也加入支持者行列。他也认为必须重视全国的教育,但是教育的方向要注意多教授动手,动脑子做工,侧重艺术,技术类学子的培养。

  他说:一个国家只有一位国主,一个作坊只有一人做掌柜,文职、管理类人才需要的是少数,国家大量需要的还是技术精湛,敢于实践创新的才俊,咱们应该在这方面舍得花银子。

  诸公听得不住颔首,很快通过礼部的教育方略。

  回家,赵玉林刚去书房坐下,顺直娣就用小粉拳给他敲背,埋怨他这个夫君都不提前和她商议吏治变革,让她的脑子有点跟不上了。

  他说都是临时想起来的。咱们的江山初定,需要大规模建设了他才想到单独设置路部,主导国家大型修造。

  他给直娣建议,还可以再单独设置一个交邮部,把全国的交通运输和来往邮驿的事儿推一把。成都已经建立起公共马车局,这个就是基础,咱们可以把全国的漕运和各地马车局收拢梳理,结合驿站形成四通八达的运输线,保证直达各地州县。

  那样的话,咱们国家的运输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商贸的繁荣和人员流动加快,带动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