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点拨与隐忧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朝会过后第二天。

  老皇帝便下旨,褒奖吏科给事中言无咎和御史陆忍贾,两人忠贞敢谏,各赐湖缎十匹。

  赏赐本身的价值并不高,重要的是其中的意义。

  明旨一发,百官们就明白了老皇帝的态度。

  这是老皇帝已经默认自己做错了,所以才会下旨褒奖和他作对的言无咎等人。

  本来,百官们联合起来靠着逼宫才迫使老皇帝让步,虽占着大义,到底还是心里不踏实。

  如今,老皇帝态度既已表明,那么立储之事就已经是板上钉钉,迟早的事了。

  百官们悬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

  盛长桢在和老皇帝单独奏对时,也表明了态度,支持立储一事,旨意之中对此却只字不提。

  盛长桢连中六元,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在京中风头极盛,早就有人看他不顺眼了。

  许多好事者都说起了怪话,说盛长桢触怒了皇上,失了圣眷。

  他们也不想想,若真是这样,那言无咎等人也顶撞了老皇帝,又怎么会受到封赏呢。

  一些久经宦场的老臣却是看出了老皇帝的深意。

  老皇帝这是不想让盛长桢出头太早,所以刻意淡化他在此事中的作用。

  文延朴在府中听闻此事,当即对儿子文二感叹道:“官家这是在为国储才啊!”

  文延朴为官数十载,他自然看出,老皇帝此举,非但不是厌恶了盛长桢,反而是极为欣赏他的表现。

  可以说,自此之后,盛长桢才真正作为一名臣子入了老皇帝的眼,而不仅仅有一个六元郎的虚名。

  ……

  积英巷,盛家。

  盛长桢正在庄先生院中聆听教诲。

  自盛长桢通过殿试,顺利连中六元之后,庄先生就不再收徒授课了。

  之所以还留在盛家,全都是因为盛长桢的坚持。

  对盛长桢来说,庄先生教导他十数年,对他关怀备至。

  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为人上,庄先生都是盛长桢真正的人生导师。

  因此盛长桢对庄先生向来是又敬又爱。

  可以说,在盛长桢心里,庄先生的地位比起盛纮还要更重几分。

  盛长桢科举之后,庄先生想要离开,回老家安享晚年。

  盛长桢极力挽留,说自己作为庄先生的关门弟子,有责任奉养恩师。

  他如今也在翰林院供职了,岁俸足以供养庄先生夫妇二人。

  庄先生实在拗不过自己这个小徒弟,再加上这么多年来,庄先生也把盛长桢当亲生儿子看待,也就同意了。

  自此,盛长桢时常到庄先生院中探望,庄先生也时常为盛长桢指点迷津。

  这日,却是庄先生主动唤来盛长桢。

  一进门,庄先生就问道:“长桢,你可听说了官家的旨意?”

  盛长桢自然是听说了,官家下旨封赏了言无咎和陆忍贾两人,却偏偏漏掉了自己。

  盛长桢回道:“弟子听说了。”

  庄先生听出盛长桢话中带着些情绪,又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