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张右军假节,仪同三司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中,两人是董卓兄弟,两人是讨董联军诸侯。

  除了董卓那个自拜的相国外,汉室给张瑞的封赏已经大抵同于董卓。

  二人皆是四方将军,开府,假节,赐斧钺,封县侯。

  唯一缺少的就是赐虎贲,原因很可能是皇帝自己的卫队都不足用,怎么可能拿出来赏赐给张瑞。

  为此,汉室补偿了张瑞一个仪同三司。让张瑞自己去组建卫队、仪仗队去。

  通过这些官职、仪司配置,也能看出来,汉室高官究竟是怎么区别看待张瑞与董卓的。

  那就是完全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丘之貉。

  朝廷对张瑞这种地方诸侯的了解其实十分精准,但奈何孱弱的王室掌控不了局势。所以哪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魏皇室还是要一再给司马昭加官进爵,给予最关键无比的假节,录尚书事。

  假节,就是持节的意思,皇帝将符节赐予大臣,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

  但汉末这个封赏泛滥,基本上后世有名的诸侯都有这么一根符节,除了增加权威以外,号令不了任何其他诸侯。

  符节实物上为长八尺的竹竿,最上头装饰着旄羽,颜色上在汉初为赤红色,如今改为明黄。在竹竿外面也裹有金质铜身,类似金刀铁券之类,极盛装饰之能事。

  而斧钺则比较简单,是一把长柄大斧,树立起来比张瑞还高,非猛将不能使用,是军权和统治权的象征。

  假节钺的意思就是张瑞所到之处,军政要务皆可自行决断。杀伐戮灭,不必请示天子。当然,这些事情本来也没请示过刘协。

  所以假节钺更像是对既定现实的追认,实力到达一定程度,这种威仪无需请求,自然而然便会赐予。

  倒是仪同三司这个事情,张瑞还比较满意。

  这其实是完完全全的一个恩荣性质的赏赐,论实用还不如假节钺。

  但奈何这个东西跟张瑞本人息息相关,是这个时代人臣最高调的出行方式。

  张瑞出行虽然也是出警入跸,但其实很安静。

  仪同三司则不同,仪仗队的最前方是武骑五对,分执大旗一对,长槊四对。

  而在武骑后方则是文骑,十二名文骑会排成横吹队列,横吹是西汉时出现的一种源于西域的军乐队,以鼓、角乐器为主。鼓角齐鸣,礼乐雄壮。

  紧接着便是六队持旗护卫,旌旗招展,浩浩荡荡。此旗为队旗,引导军队的前进后退。

  仅这三十四名先导铁骑的气势,就足以令所有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旗队之后是旌节,张瑞假节的符节便高举于此处,八名铁骑高举门旗、龙虎旌、符节、斧钺、麾枪、豹尾等。

  旌节之后便是张瑞的车架,周围会护有数十百名铁骑。会携带五方旗,传递张瑞指令。

  车架之后是舞乐队,十二人,会弹奏大鼓一对,分列左右,一人背鼓,一人击鼓。

  另八人分别持拍板、笛、箫、琵琶、箜篌、笙、腰鼓,演奏礼乐。

  在舞乐队的后方则是大队密集的卫士,长槊、横刀、强弓、铁甲等一应俱全。

  这种队列一旦出行,不但气势雄壮,同样也是礼乐高扬,将位极人臣的荣誉展现的淋漓尽致。

  吕布诛杀董卓后就享有这种仪同三司的待遇,只是不知道他在逃往徐州后,是否还依旧保持。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