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明朝_地球BUG处理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朝末年,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遣派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推翻元朝统治。

  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改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应帝王之命。

  战火止,硝烟灭,一切都休止于明皇宫方寸之间。

  朱元璋在位期间,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

  以严猛治国,以重典驱臣下,严惩贪官污吏,致使文武百官各个兢战,恪守己规。

  然而,自古金银迷人窍,美人膝下英雄冢,贪字当头,何以止乎?

  为此,朱元璋暗下皇召,派一十三路暗卫盯查满朝文武,秘奏往返皇宫内外,言薄字短,却重如千钧。

  若是谁的名字出现在了秘奏之上,必将招致来杀身之祸。

  ……

  此时,一道身影正匆忙的于皇宫内穿行而过,手中高举着令牌,使得沿路关卡纷纷不敢怠慢,一路畅行。

  奉天殿的琉璃金瓦,反射着阳光,但此人所行之地,却没有半点光芒投射。

  他就像是一道影子,悄无声息的出现,也终将悄无声息的离开。

  最终,这道身影出现在了殿门外,他跪在了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前,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秘奏。

  站在门口的太监,显然对此见怪不怪了,他赶紧双手托着这份秘奏,转身进入了屋中。

  大殿内,一张铺着金色绸缎的桌前,摆放着五爪金龙椅,上坐一位身着皇袍,低眉凝目,不怒自威之人,正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此人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鬓不盈尺,与后世之中民间所传奇异之象大不相同。

  当然,后世人认知中的朱元璋,并不都是明清抹黑。

  毕竟太祖好微行察外事,唯恐人识其貌,因此盖疑相之,将真幅藏于了太庙之中。

  看到太监手中托着的秘奏,朱元璋接过来打开看了看,随后脸色肉眼可见的阴沉了几分。

  “让他进来。”

  天子一言,谁敢不从,原本跪在门外的暗探低着头快步进来,再度跪倒在地。

  朱元璋摆了摆手,总管太监离开之后,他方才看向了跪地之人说道:

  “五千万两白银,咱这个义父是从哪得到的白银?”

  跪地的暗探摇了摇头,天子问话,不得抬头视之是规矩。

  暗探的摇头并非是在表明不知道,毕竟他身为暗探调查,查明情况之前是不会贸然面圣的。

  因此这摇头的含义,是暗探不敢说。

  这可是当今圣上的义父,话说错一句,是真的会掉脑袋的。

  秘奏上的文字让朱元璋沉默了许久,不过在他的脸上却并没有表露出任何的情绪。

  天子喜怒不形于色,方能坐在这龙椅之上,受万民叩拜。

  但实际上,朱元璋的心中大为震惊,毕竟……

  五千万两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是贪了五两,看在是义父的份上也就罢了,最多也就是警告一番,以观后效。

  贪了五十两,就是义父也得问罪殿前,斩立决警示天下也是良策。

  贪五百两,三族六代消消乐,满门抄斩是没跑的了。

  五千两,九族皆亡,连带下去,同姓连罪,永不得入殿前尽忠。

  五十万两,九族同脉,游街示众,凌迟处死。

  可这,是五千万两。

  从严法治国到今天,也没有谁的金额能达到这样的数字。

  能贪到这个地步,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了。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