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祭酒_战国明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荀况道:“说来话长,二十年前齐闵王矜功不休,百姓不堪,稷下诸子进谏而闵王不从,尽数亡去,子盛随邹子(邹衍)在燕国,慎到、接子入赵,田骈去投奔薛公,我则是去了楚国,在一友人处盘桓,一呆就是四年。直到楚地被秦国攻陷大半,乱象四起,才又回到齐国,那时候的稷下,已经大不如前了……”

  邹奭自然清楚,正是荀况归来后,与鲁仲连一同进谏齐王田法章,说服安平君田单,才使得一片废墟的稷下学宫重新开张,如今勉强恢复了一些过去的元气。也因为荀子年纪最长,学识最广博,于是他便被连续三次推选为稷下学宫的祭酒,一干就是十多年。

  “年初听闻我那友人亡于楚国上蔡,我前去奔丧,为他主持葬礼,丧事办完后,正好他有一在当地做小吏的侄儿聪慧,且一心求学,只恨当地缺少诗书,我便收他为徒,带来稷下了。”

  听老师说起自己,荀况身旁那拘谨地坐着的青年连忙朝邹奭一拜道:“小子上蔡人李斯,见过先生!”

  ……

  邹奭这才仔细打量了李斯一番,却见他虽然穿着粗糙,但眼里却透着一股机灵,还有几分热忱,只是嘴里说的雅言还夹杂着一些楚国上蔡方言……

  他暗想道:“荀况一向不收正式弟子,甚至连齐王想让太子拜他为师,也被婉拒,如今却对这李斯青眼有加,此子有何超凡之处?”

  邹奭便颔首道:“李斯,能拜祭酒为师,这是你的幸事啊。如果说吾等稷下先生的学问是这小小系水,那荀子的学问,就是涛涛大江大河啊!”

  李斯连忙一阵应诺,荀况则谦逊地说道:”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比起知识渊博如大海的孔子,我还差得远。”

  这时候,又有邹奭的侍从携带食盒、铜酒壶上来布食,邹奭对荀况说道:“祭酒,回到学宫,你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我又要被种种俗事叨扰,不如在此用飨闲谈片刻,何如?”

  荀况对邹奭的作风见怪不怪,笑道:“我不在在临淄这些时日,学宫事务有劳子盛照看,不知可有何新鲜事?”

  作为田齐桓公时创办,威王、宣王时期达到鼎盛的学府,稷下学宫吸纳了天下各个学派的学者,作为齐国王室的顾问,在此“不治而议论”。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等诸子百家荟萃于此,有上千人之多,他们不论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故而学宫里最常见的一幕,便是不同学派的士人或在厅堂,或在路上争辩诘难,你来我回好不热闹,这种“百家争鸣”的情景,就是荀子所问的“新鲜事”。

  “无他,无非是又有人来向鲁仲连挑战,被他三言两语驳倒,又或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