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部总结兼请假(求月票)_西游记之女儿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得立刻用倒叙用“报告”告诉大家,这一部不仅仅是在解构主角的内心,给他之后行事的内生动力,而且很多剧情有象征意义,在隐喻着另外的东西,埋着很多线索,这些线索对后文的展开和故事的发展相当重要,不只是单纯的一场梦。

  从这个意义上讲,“梦魇”这一部确实是引子,留的那些坑,我会慢慢的填,最重要的那个可能得倒数第三甚至第二部才会解开。

  下面继续讲创作的想法和付诸的实践:

  确定了第一部想要什么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动笔,因为懒,因为资料还没有看完,因为距离开书还早,一直到上架感言里的提到的,我丢了几个书名给起点,让他们自己选,他们的选择将决定卢米安的第二条途径,决定一些故事的走向。

  他们选了“宿命之环”,我一看,“宿命之环啊……”,摸了摸下巴,第一部可以再加上循环的元素,某些事情的前后对比同样具有象征意义,而更多的元素能有效提升阅读性。

  至此,想法彻底敲定,最开始写的却不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而是真实时间线上发生的故事,包括每一个重要的细节。

  我给它命名为“实线”。

  有了实线后,就是抽出关键剧情和细节,再结合梦境、循环等元素,编明面上的故事,也就是“明线”。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时候是先把关键剧情象征化、隐喻化,再放入故事里面,用奥萝尔的桥段和卢米安的臆想来配合来消除不协调的部分,有的时候则是先有明面故事,接着才考虑放入哪段实线剧情,怎么象征化,总之,是一个两头靠拢的过程。

  完成了这些,后面还有标好写作注意点这一步。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某些角色某些故事的写作要点,比如,三个调查员的标注是正常写法,奥萝尔的标注是“卢米安的美化印象,深刻记忆的反复呈现,桥段对部分细节的弥合缝补,反常行为的一定展现,后面循环里更真人化有自我思维一些”,等等,等等。

  后来交给起点审核的大纲里,我是把所有“实线”所有隐喻象征的解释都删掉了,只留下“明线”,我不希望我的故事讲完前,有人就已经知道答案,哪怕编辑也不行。

  想清楚这些,就是正式写作了。

  很多读者朋友经常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了这么完善的大纲设置,后续就纯粹是按着这个走就行了?

  答案是不可能的,灵感随时会有,有的时候不写到某个剧情,你根本发现不了后续更好的处理。

  一个例子,写彼岸世界,奥萝尔和卢米安姐弟俩面对众多亡灵的时候。

  我一方面是把奥萝尔推开卢米安这个关键点以比较简单的象征化形式放入进去,另一方面则会考虑怎么填充剩余的内容和细节。

  很显然,“实线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