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导帝_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探到军情,就算得知,那也是延后很久的无用信息。黄祖倒还好说,对方也不是什么正式的朝廷命官,有军事摩擦那也是刘表擅自开衅。

  麻烦的是陆康,他本以为孙策会看在陆康的面子上不对会稽下手,谁知陆康年老体弱,自己病死在会稽任上。

  “这……”还好话没有说死,刘晔为自己转圜道:“我实在不曾预料,孙策果无忠悃之心?”

  皇帝头也不抬的说道:“孙策才拒黄祖,又进会稽,且不论他是怎么想,至少他是无暇带兵赴淮南了……袁术没有给他调令?”

  这句话点到了关键!

  刘晔脑中灵光一现,是了,袁术此时不说大敌当前,就说是入徐州也是需要聚集麾下所有力量。跟江东的陆康比起来,中原才是当务之急。若孙策果为袁术走狗,岂有在这个时候不知轻重,跑去接手会稽?袁术一定是给过孙策有关调令的,只是以孙策如今的动向来看,孙策根本就没有理睬,这或许也能挽救孙策的立场?

  正在刘晔胡思乱想,权衡、犹豫着继续为孙策说话的利弊时,贾诩在一旁轻描淡写的接口道:“袁术庸儿,何能驭猛虎?”

  “那谁能?”皇帝伸手在地图上点了几下,终于抬起头来,眼睛看向贾诩。

  暮色降临,皇帝难得没有留膳的意思,草草打发诸人回去休息了。朱儁在路上来不了,皇帝也不会再留下去等他,索性命其驻兵颍川遥制,等徐晃到了汝南,再将军权直接托付。皇帝则准备在雒阳休整一晚后,明日便大军开拔,赶往陈留,朱儁南下、曹操东进,两者背后的兖州就将形成军事真空,而其地又与冀州隔河相望,所以皇帝要及时填补进去,这也将会是朝廷与袁绍的决战之地。

  毕圭苑内原有许多建筑,大小成片,形制不拘一格。虽然大都遭到焚毁,但好歹墙垣仍在,草草搭个屋宇门扉倒也能住下。

  皇帝自是选了临水边留存最好、最宽大舒适的殿宇,而后以亲疏远近,官职大小依次在周围分配了居处。

  荀攸离皇帝居处不远,住在一处小殿内,与郭嘉两人结伴而行,不一会便到了。

  “观今日声色,这刘晔枉称‘明智’,谁都想讨好,往往谁都讨不了好。他太执着于迎合奉承、揣度意料的权计了。”荀攸亲力亲为的点起屋内各处灯烛,走到桌边,在等膳食送来之前,准备与郭嘉来次简短的谈话:“反倒是奉孝,久闻初见,果如叔父所言,乃世之奇士。难得他如此荐举你,我至今算是服膺了。”

  郭嘉摇了摇头,像这样夸他的话听得多了,往往都不放在心上,哪怕对方是朝廷重臣的荀攸也是如此。他摇头,是为了提出自己不一样的看法:“正因刘子扬聪明,所以才敢点到这里,再往下,可是半点都说不得。”

  荀攸眉头皱起,似有不解。

  “他曾在孙策麾下不假,但他堂堂汉室宗亲,又是如何到孙策身边去的呢?”

  “周公瑾。”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