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7章 解表(下)_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7章解表(下)

  李胜利的话说完,董师起身就想推了这个差事,中医之道,这话题可就大了。

  真接下这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功劳,董师听了不用想都觉着汗颜,这真是贪天之功了。

  “坐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我这人就这样,在座的我熟识的不多,董师跟我渊源颇深。

  我这岁数不想在这种文章上署名,所以就让给董师了。

  让也不是白让,首倡者后续还是要跟进的,董师在中医研究院任职,倒是正好。

  诸位有没有意见也就这样了,好了,董师执笔,邹处襄助,众人辅佐,开始吧。

  还有,我也有自己的一摊事,不能时时处处都来提点,以后有医科上的问题找柳爷,其他问题找邹处。

  我这人年轻,做事难免仓促失礼,这话说在前头,诸位海涵吧……”

  李胜利言语之间,将治病变为防病,邹锦这边也是佩服的紧,但对于他蛮横的帮自己跟柳爷拔份儿,心里多少也有些紧张。

  在座的这些,名家耆老都有,万一不给面子,以后的差事就难办了。

  “李师叔,我这边以后有事,是找您还是找邹处?”

  邹锦这边怕出问题,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中医研究院的大拿郭士槐这边,张口就给她拔份儿了。

  “找我?

  你也得找得到!

  自然是找邹处了……”

  郭士槐明步,白肃山这边自然也得表现一下,董师也得跟上,吴门的医家也是一个不落。

  郭士槐领头,邹锦在屋里的地位也就确立好了,后勤总管的位置,妥妥当当。

  安排个职位,也就嘴上几句话的事,不难!

  屋里真正难的,还是董师要执笔的中医防病传法书,以中医之道为名,道理讲的浅了,难免贻笑大方。

  说的深了,又难免晦涩难懂,董师写了一部分,大致念了一下,众人的质疑也就来了。

  简单了不成,难了也不成,在场的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也是中医论战的常态。

  “大道理就不要说了,说的再好,该看的人也看不懂。

  这篇报道,也是想尽量上日报头版的。

  文言尽量要少,道理尽量要明确,觉悟必须要高。

  先阐述各地医疗条件不足的实情,再说中医欲病的理念,以此作为防病的理论依据。

  防病,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种主药就能包打天下的说辞,就不要写在上面了。

  防病,着重点不在防治之上,宣传才是关键,什么病有什么样的表症,哪些药物对此类疾病有抑制作用,才是报道的关键节点。

  通过宣讲书、宣传画、宣传员,不断普及中医对于药跟病的关系,就是报道的关键所在。

  至于药跟病的关系怎么论,本草上说的清楚,就用不着长篇累牍的去阐述了。

  而咱们要做的就是,明确哪些是主药,应对的是那些病症的初症,让老百姓感觉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