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零二章 场外因素_重生从零六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大半导体巨头什么的,他是不知道,倒是他听过英飞凌的名字,

  那是长期占据全球第二大位置的汽车芯片商,仅次于小本子的瑞萨科技,

  后来好像更是通过一起收购案,一跃成为车用芯片的老大,同时也迈进全球芯片制造商前十,

  那时候好多电动汽车用的都是英飞凌的芯片,他们一年能赚……

  等等,

  好像搞错了,

  现在还没有电动汽车,也没有互联网汽车,

  连手机都还没上网呢,你个汽车瞎凑什么热闹,

  汽车芯片嘛,不是没有,

  但目前的车用芯片,主要是用于车身零件状态的监控和控制,对制造工艺要求还真不高,

  尤其是普通家用车,这类芯片市场成熟,工艺简单,售价低廉,随便哪家电路板工厂都能生产,不像后来的互联网电动汽车那样要求相对较高,

  所以说,现在的英飞凌,也不是不能碰一碰的?

  要是这个计划最后真的成功了,并顺利发展起来,那么这家新公司,大概率又是一家三鑫呐!

  三鑫不就是跟黄珊说的那种,上中下游都有涵盖到的业务体系么。

  见老板不吭声,黄珊以为他在思考自己的话,便继续说道,

  “如果我们要打造一条比较完整,并具备相当竞争力的芯片产业链,这是速度最快,也最有可能实现的办法,

  只不过,这个方案要执行的话,可能需要两百亿美元左右的预算,完成时间跨度,也在三到四年的样子。”

  这时陈阳终于回过神来,笑着说道,“三四年能完成,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资金,又不是要一次拿出两百亿,再说不是马上有我们自己的银行了吗,大不了贷款呗。”

  金融的真谛,就是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陈老板都快成金融家了,自然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黄珊闻言,也不禁哑然失笑,她当然知道可以动用金融手段,说这个只是让老板心里有个底而已,

  毕竟她心里清楚得很,除了自己亲口告诉老板的事情,其他写在纸上的报告,能让老板看到的概率,真不是一般的低!

  这时陈阳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这个计划中,又是收购英飞凌,又是要收购moto的飞什么卡,还要收购德州仪器半导体,而且另外还得加上不计数量的中小芯片公司,

  你有没有考虑过,美国商务部会不会批准?”

  欧洲国家那边好说,反正公司总部在欧洲,他们巴不得在自己地盘上,能诞生一家芯片巨头,不说可以与美国相抗衡,最起码也多少能有点谈判的筹码,不像现在,在半导体领域,几乎完全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但美国商务部就不一定了,

  这种高科技企业并购案,别说要收购美国的公司,就算你收购欧洲公司,但只要你这个公司运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与美国发生交集,就必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