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没人比我更懂广告_华娱请多指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一名北电美术系影视广告导演方向的大四学生,没人比陈川更懂广告。

  广告广告,顾名思义就是广而告之,具体策略就是营销与推广。

  在眼下这个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传统媒体的宣传效果还是很惊人的。

  尤其是京城晨报这种日销20万份的报刊,几乎可以覆盖整个京城。

  陈川就是要借助京城晨报的渠道,让全京城乃至全国的书商知道甜水园东山书社有《亮剑》的货源。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陈川偏偏批发与零售全要。

  至于他定下的宣传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曾黎这段时间的工作重复一下。

  例如曾黎看好《亮剑》这部剧,因此加印近二十万册的原著。

  然后就是皇天不负有心人,随着《亮剑》的爆火,其原著自然供不应求,每天的零售数量近千本,更有各地书商洽谈业务,单日销售额近百万。

  虚假宣传?

  怎么可能!

  这就是即将发生的事实,用春秋笔法稍加调整时间顺序而已。

  最多带亿点艺术性质的夸张。

  甜水园作为潮阳区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目前的最高纪录是1996年一家书店卖出10w册的《宰相刘罗锅》。

  陈川不敢奢想打破这个近十年都没人打破的纪录,但达到一半的自信还是有的。

  就算退而其次再退又退,单日销售3W册,那肯定可以达到。

  按照一本书定价38元,批发6折计算,单日3W册,那就是70w,基本接近百万。

  现在的广告法远不如十几年后那么严苛。

  极限词还是司空见惯的宣传方式,甚至虚假宣传都没人管。

  像2009年三一重工花费500W请人做广告,某广告人就给了一句话:三一重工,全国销量第一。

  可事实是当时三一重工全国销量排行第六,真正的第一是小松。

  最后的结果是三一重工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对小松的超越,真正把虚假宣传的广告语变成了事实。

  而这也正是陈川打算用的策略。

  陈川:没人比我更懂广告法!

  今天的采访其实就是一篇将要刊登在京城晨报文娱板块的软文。

  刘雪前来就是为了这片软文获取素材与相关资料,再加上一张曾黎的照片作为宣传图即可。

  作为经常跑新闻的老牌记者,刘雪对于采访这些事情那是信手拈来。

  曾黎的形象很好,青春丽质的她甚至不需要任何化妆品的点缀就让人惊艳。

  更何况眼前还有个导演专业的陈川在场,拍出的成片连她自己都赞不绝口。

  恨不得当场叫陈老师多拍几张!

  采访很简单,就是问问曾黎的心得,再问问店员的销情况,还有采访下顾客对《亮剑》的看法等等。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刘雪就获得所需的素材。

  然后她以要回去整理文章为由,婉拒了曾黎真诚邀请就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