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马剑的橄榄枝_十宗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这么说的话太过于露骨,但在马剑的心理确确实实是这么想的。其实他这么说也太过于绝对,但根本原因在于他并不相信外来的人,只相信自己警队里面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的把重担交给他们。这也是人之常情。

  其实说来,他没有私心是假的。

  这些年来他一直守着这个位置坐着,是因为自己心里的执念,他一直都过不去心里的这道坎。当年的人口贩卖当中卫东的死,他一直的归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这些年他才守着乌市刑侦支队支队长的身份,暗中调查当年的漏网之鱼,虽然说他把这件事情报给市局无数次了,但是一直也没有得到市局的重视。用市局的答复来说,就是现场已经被清扫,人贩子也都落网了,有一个漏网之鱼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我们这样去没有线索的去查也找不到这个人。

  马剑说可是还有一把枪呢。

  市局说,既然这把枪开过,我们就在档案室留存了这把枪的弹道分析,如果他敢再开一枪的话,我们就能够通过线索找到这个人了。当然,这个漏网之鱼的枪估计这辈子也不敢再开了。

  市局何尝不想抓到这个人?但是已经抓到16个人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胜利了,并且从这16个人的口供当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剩下那个落网之鱼的线索,没有口供的支持,也没有目击证人的支持,仅凭一条弹道分析怎么能抓到人呢?这样无异于会耗费巨大的警力和精力,甚至可能会引起社会上的恐慌。并且物证鉴定中心那边还说了,开枪的角度、风向和距离,有时候都会影响弹道分析的准确值。虽然说在缴获的所有枪支里面没有发现和卫东副支队长所受致命伤一样的弹道,但是这并不能百分百的确定还有一个落网的人。简单明了说来,就是根据当天的风向和距离,卫东所受的枪伤的弹道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甚至卫东也有可能是被流弹击中的也说不准。也就是说,在缴获的这批枪里有可能有打死卫东的凶器,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在射中卫东时弹道发生了改变,所以才和弹道分析的值对不上。

  虽然说物证鉴定中心的回答够客观、够清晰,但马剑仍然鉴定的认为还有一个落网之鱼,五年来,这一直是他的心病。这五年他一直暗派人手去暗中调查却一直都没有进展,他知道自己今年岁数不小了,也知道根据官场规则,他是不能霸占这个位置太久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乌市刑警支队的支队长早晚要换人,他希望在换人之后,仍然有个人能够帮他去调查当年卫东死亡的案子。

  这次的谈话,就是马剑对慕张二人抛出的橄榄枝,也是一颗定心丸。

  一是因为他们两个人是全队里面最有能力的,甚至随着年月的增长,办案经验的增加,以后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