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躲避监控的方式_十宗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条线,最后把廉狄家到李勇家连上了一条线,地图上被他圈出来了一个锐角三角形。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张山画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但从刑侦的专业角度来说,他画出来的是一个心理安全区。上面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当中的部分,就是犯罪嫌疑人认为最安全的活动区域。一般来说,根据犯罪嫌疑人交通工具的不同,他的活动半径也会随之不同。如果说他是步行的话,那么他的活动半径一般不会超过1公里耳朵距离,如果他骑车出门,那么活动半径可能会达到5公里,如果他是驾驶汽车出门,在他心理认为的安全活动半径很有可能达到10到20公里的距离。

  这个锐角三角形最长的边的距离大概是10公里,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是有车的。因为作案的时候选择打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他可以选择在下雨天出门,甚至随时注意警方的最新动态,证明他是一个独居男人。凶手的犯罪肖像在张山的脑海中不断临摹、浮现,以至于慢慢完善。

  张山推断,这名迟迟没有露面的凶手,年龄应该在22岁到28岁之间,有专业的学习过武术、或者有服兵役、或者从警经历;身高180以上,喜穿黑色衣服,资深冷兵器爱好者;单身独居,住所的范围应该就在心里安全区为半径的20公里以内。虽然说范围锁定了,但乌市毕竟是一个城市,20公里的范围内来排查一个符合所有条件的凶手几乎等同于大海捞针。

  正在他对着面前这副长度将近半米的乌市地图发呆之时,手机铃声响了,电话来自于外勤组:“张组长,我是小李。根据你的要求,外勤组的兄弟们排查出线索了。在中午的12:30左右,有人在距离死者家4公里的一处公交车站牌处发现一名符合特征的男子,身高180,戴墨镜,黑色的牛仔裤和运动鞋。在这个公交车站牌附近800米的一处垃圾桶内,我们发现了一件染有血迹的印有美团外卖字样的黄色棉质薄款工作服。初步发现领口有拉扯迹象,拉链已经坏掉,已经送交法医做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已经和刘法医沟通过,最快2个小时就能出结果。”

  张山在电话这头道:“我知道了,衣服上的血迹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死者董良的了。把目击者带到队里做个笔录吧。”

  “是。”

  挂断电话。

  目击证人很快就跟着警车来到乌市刑警支队,目击者是个男人,30出头,名叫李展,是一家五金店的老板,五金店就开在那个公交站旁的门脸里,见到嫌疑人的时候他刚好出门拉五金配件。

  “李先生,很感谢你能配合我们的询问,请问你见到他具体长什么样子了吗?”

  “这个,我还真说不好。”李展操着一口很正的北京口音道,“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