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章 菩提树_猎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鎏金的两行大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林奇拉着我手就坐在了一株最大的菩提树下,“歇歇,不是说累了。”

  “现在不累了。”我是第一次到这种寺庙的地方来,忍不住有些好奇,又有些兴奋。

  “我累了。”他的大手在我头顶上揉了揉,露出那种惯有的宠溺。

  “哦。”我乖乖坐到他身边。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林奇淡漠的眉眼无悲无喜地望着远山,如同幻境中走出来的谪仙美男。

  “什么意思?”我一直觉得这种佛啊,菩提啊,都是贼拉牛逼的东西。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林奇说的似乎越来越深奥,我完全一点也没听懂,“这么高深,有没有什么典故?”比起这些让我摸不着头脑的玄机妙语,我还是更喜欢听故事。

  “传说,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的弘忍大师。弘忍大师的弟子有五百多名,大弟子神秀是其中的姣姣者,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神秀大师会是禅宗衣钵的继承人。

  意识到自己一天天老去,弘忍大师也急于在众弟子中寻找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谁做的好就把衣钵传给谁。”

  “什么是畿子?”

  “畿子就是有禅意的诗。”

  “哦,你继续,这个故事好像很好听。”

  “大弟子神秀很想继承师傅的衣钵,又怕为了这个目的去做畿子就违背了佛家无为而做的意境,因此就半夜的时候在院墙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什么意思啊?好像和你刚刚说过的那四句差不多呀。”

  “差很多。这四句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这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然而,神秀的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大吻合的。”

  “唔,好像很神秘的样子。”

  “第二天早上,其他弟子看到神秀的这个畿子的时候都纷纷称赞,说做的好,只有弘忍大师没有任何评价,他觉得神秀还没有顿悟。

  这时候,厨房的一个火头僧慧能也听说了神秀的这个畿子,于是,他也作了一首。但是慧能不会写字,就央求别人把这首畿子写在了神秀的那首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四句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也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一种出世的态度,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开悟。”

  “唔,那弘忍大师的衣钵最后传给谁了?”

  “弘忍大师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是谁作的,弟子告诉他是慧能。于是,弘忍大师叫来了慧能,当着其他弟子的面,训斥了他一顿,擦掉了这首畿子,临走时还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

  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晚上三更时分,来到弘忍大师的禅房。弘忍大师给他讲解了《金刚经》,还传了衣钵给他。害怕慧能因此被人加害,弘忍大师让他连夜逃走。

  后来,慧能远走南方,隐居十年,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成为了梁国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林奇漆黑的墨眸忽的转向我,“你从这个故事里领悟到什么?”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