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8章 甘蔗大丰收_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块银元一斤,等后面的甘蔗庄园都丰收了,大量白糖上市了,还能卖这么高的价么?我们上市最早,利润最高,产量低点有什么关系,这么简单的账都不会算?”这么一顿批评下来。

  杨大眼等庄民顿时没啥话说了,甚至不得不点头,因为赚钱才是最实在的,跟甘蔗的含糖量相比,还是白花花的银元更重要。

  ……下午,甘蔗田中。杨大眼跟妻子刘喜妞,二人拿着铁锹、砍刀等工具,开始了收割甘蔗的工作。

  先剥去表面多余叶子。用铁锹从根部挖出甘蔗。再用砍刀削去带泥的部分,削掉带绿叶的部分。

  只留一个比较干净的甘蔗杆。最后让小孩或者年龄较大的老人,把这些甘蔗转移到独轮车、板车等运输工具上,再运到制糖厂进行加工,可谓流水线式的操作。

  虽然这套流程耗费人力较多,机械化水平很低,看起来效率不高的样子,但庄园里上万的男女老幼一齐上阵,人多力量大的情况下,收割速度也非常的可观。

  还能一边埋头劳动,一边唠着闲话。

  “婆娘,你说这一亩地的甘蔗,能打出多少斤的白糖?”杨大眼问。

  “专家不是说了,甘蔗的含糖量,一般在15%到18%之间,这样的一根甘蔗,轻的有六七斤,重的有十多斤,再乘上含糖量,就是能打出的白糖了。”刘喜妞道。

  “哪岂不是一根甘蔗,就能弄出一斤多的糖?这一亩地种三千多根甘蔗,岂不是会有三千多斤的糖?不可能的,肯定不是这么算的,肯定没这么多糖。”杨大眼摇头。

  “那就是按甘蔗能榨出多少汁水,然后这个汁水里,有百分之十几是糖。”

  “一根甘蔗能榨出一斤汁水么?”

  “应该能吧,这种甘蔗这么大,一斤汁水还不是很容易打出来?”刘喜妞道。

  “那就是一根甘蔗出三两糖,一亩种三千根,那就是九百斤,这种甘蔗的产糖量,比武小春说的还多啊,他之前说会有两三百斤的糖。”

  “他又没种过这种白玉甘蔗,到底能产多少糖,他当然不清楚了。”

  “俺少算一点,一亩甘蔗田只打六百斤的糖吧,现在市面上白糖1银元一斤,岂不是说,我们种一亩的甘蔗,就能赚六百银元,这、这太赚钱了吧?种粮的话,就是种一百亩,也赚不到这一亩甘蔗田的钱啊,还不是特别辛苦,种一百亩粮的话,估计人跟牛都会累死。”杨大眼咋舌。

  “现在看到好处了吧?不过就算一亩甘蔗田能赚六百银元,俺们能分到多少都不一定呢?如果许家庄分走一半,庄园再分走一半,直接落到我们手里的,不知有没有一百银元?俺们一家人跑到这边发展,能捞到温饱很不错了,发财是不可能的,说不定就给几块银元打发。”刘喜妞道,劝杨大眼放弃发财的念头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