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5章 山顶立寨_最后的三国2:兴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扎实可靠的人来担当大任,才能确保十万大山成为了交趾郡的屏障所在,才能挡得住魏军的进攻。

  四将重新返回到了十万大山之中,光是让他们回忆一下当初从这里经过的痛苦经历就已经是不堪回首了,这次居然还要在这里安营扎寨,不知道需要坚守多长的时间,未入大山,吴军诸将士就已经是叫苦连天了。

  不过还好他们这次还是带好了足够的粮草和给养的,不至于在蛮荒的大山之中风餐露宿,只吃野果野菜充饥。

  鸡笼山处于十万大山的西段,距离交趾并不远,所以进入到山区之后,只需要走两三天的路,就可以抵达鸡笼山。

  鸡笼山是十万大山的主峰,寻常的山顶,都是挺立的陡巃的高峰,几乎无立足之地,但鸡笼山不同,山顶却是一片开阔的平地,宛如被人生生地削去了峰顶一般。

  陶璜等人登上了鸡笼山,周围的群山顿时便矮了下去,就像是一堆堆的小土丘,那原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此刻也如同爬地的小草一般,只瞧见绿茵茵的一片。

  关于十万大山,一直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从前在北部湾沿岸一带,海妖常年作怪,洪水肆虐、民不聊生。天庭上的玉皇大帝派出山神从北方搬来十座大山堵海降妖,山神把十座大山变幻成十万头大象赶往北部湾。当行至漓江边时,因一路象不停蹄的赶路,一头大象不知是贪恋漓江的好山好水,还是怨山神一路没照料好,怎么也不肯离开漓江,盛怒之下的山神,一剑把这头犟象钉在了漓江边上,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头大象被山神赶至北部湾震慑海妖。因山神开始赶的是十万头大象,人们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山仍然称“十万大山”。

  陶璜和陶浚以及阮度、何源商量了一下,决定在鸡笼山的山顶上扎下一座主寨,这里居高临下,站得高,看得远,再加上三面皆是险峻而陡峭的悬崖,也不会担心魏军会从正面攻上来,只要他们扼守鸡笼山,就可以守得住前往交趾郡的这条通道,魏军根本就没有机会逾越。

  陶璜是四人之中的主将,这次十万大山的这一道防线,也是由他来指挥的,所以陶璜提出在鸡笼山上立寨的时候,其他人也都没有反对,毕竟附近最为险要的地方就是鸡笼山了,想要阻击魏军,这里便是最为合适的主阵地。

  不过阮度倒是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水源如何来解决,鸡笼山虽然地势险要,但由它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峰,那山上肯定不会有溪流之类的水源,如果单单仅靠降雨,肯定是无法满足数万大军的饮水问题的,如果正巧魏军来围山,偏偏又连日不曾降雨的话,那么驻守山顶的军队就可能会面临一个缺水的困难。

  陶璜一听有道理,于是派阮度和陶浚各率五千人马,分别在鸡笼山的山左和山右立寨,以确保魏军不会迂回到鸡笼山的后面进行包抄,水源不被魏军所切断。

  最后的三国2:兴魏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6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